我们该如何直面死亡?

2017-08-27

每一次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,无不考验着国民的心理。

据财新网报道,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17客机从阿姆斯特丹出发,飞往吉隆坡,在万米高空中骤然从雷达上消失。当地时间7月17日,这架波音777飞机已经被证实坠毁在乌克兰靠近俄罗斯的边境。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已从马航方面确认,在已经查明国籍的乘客中,目前没有中国乘客乘坐MH17航班。

又是马航?今年3月8日,搭载着154名中国乘客的马航MH370飞机,至今仍下落不明。“马航”、“失联”、“坠毁”等字眼,再次刺激着社会公众的神经。

有网友感慨:“坠落瞬间的惊恐和挣扎,是我们这些坐在电视机前的看客难以体会的。人如蝼蚁,那一刻终于才不分什么头等、公务、经济舱,共同面对命运的残忍。”

网友Karena感到心理受伤。“在YouTube视频上看的MH17新闻,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,各种灰烬、残骸、尸体,以及散落周围的行李。生命就这样停息了,却没想到人生的最后旅程还没到达目的地就永远止步了。活在当下,呼吸、空气、心跳,实在太珍贵了。”

网友咪咪妈感同身受,说每次看到这种新闻,心脏都被重重击中,有了孩子后,越发觉得那些无辜的小生命,多么可怜。

网友依然如诗更是表达出灾难面前人们可能爆发的心态:这个世界充满很多不可预知的灾难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我们是在哪里,活着真好。

如果说马航MH370带给公众的是同胞的共情,那么此次马航MH17带来的则是死亡对全人类的触碰。面对这些,有人开始思考生死,有人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,这些都是心理受到“撞击”的表达。

面对大规模突发创伤性事件,我们该如何慰藉伤痛的心灵,梳理心情,继续前行?

伤害由何而来

大规模灾难事件一直伴随着人类。从某种角度来说,人类历史是伴随着灾难走到今天的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为创伤性事件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。

事件当事人、目击者、当事人亲属和救援人员都被学界称为突发创伤性事件的受害者——那些在创伤性事件中已经失去生命的当事人,他们的痛苦已经在生命的瞬逝中永远地结束了,而那些幸存的当事人、事件目击者、当事人亲属、以及救援人员的心理创伤往往难以平复。

重大事件之所以伤害人们的心理,在医学上称为急性应激反应,它是由于人们面对突然而来的、异乎寻常的强烈刺激而引起的“一过性精神障碍”,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但多见于青年人,发作急骤,以严重妄想的情感障碍为主,经适当治疗,精神可完全恢复正常,一般无人格缺陷。

长春市心理医院主任医师马桂萍说,急性应激反应发病急剧,一般当遭受超强刺激几分钟后就会出现症状,临床表现有较大变异,开始表现为“茫然”或“麻木”,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,注意力狭窄,不能领会外界的刺激,难以与人接触。常伴有恐惧性焦虑,心动过速、震颤、出汗、面部潮红等。不过病程短暂,一般在几小时至一周内症状消失。病情恢复后,患者会遗忘部分或大部分的发病过程。可通过心理治疗、药物治疗和环境治疗予以诊治。

用希望重塑大众心理

电视画面中马航MH370的失联家属群里,有的沉默不语,有的默默看手机,有人小声抽泣,还有的在放声大哭。援引《健康时报》的报道,家属们对于心理干预专家的态度是一致的:不理解、不理睬或压根不相信心理干预的作用。但在近370个小时的陪伴后,大多数亲属选择了接纳、相信甚至对专家们吐露心中的秘密。

心理医生,成了他们在现场最希望看到的人。

从心理层面上来说,20%~30%的失联家属表现为自责,独自沉溺在痛苦中,不愿被人打扰;30%~40%表现为愤怒,把情绪导向外界,抱怨航空公司信息不及时等;约10%~20%易激惹,情绪激动不安,发脾气,大喊大叫。

北京回龙观医院的心理干预医生告诉LIFE健康记者,遇到重大的情感打击,当事人的心理可能会急剧退行到婴幼儿水平,心理干预要少说话,多倾听,常陪伴,表达共情。

对于关心事件的社会大众,更多需要普及对于死亡的理解。

死亡并不是可怕的生命的结束,而是生命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在“死亡”这个人生禁忌话题面前,如何直面它,不畏惧,让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?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与哲学教授袁钟告诉LIFE健康,正如马航失联事件,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,开始经受死亡带来的困扰,比如应对罹患绝症的亲人即将辞世、家庭成员的自杀、亲友的突然去世,年轻人在经历一次次的死亡“经历”的时候,需要一个对死亡深入思考、了解和领悟的过程。

从哲学上讲,面对死亡的时候,中华民族是一个对于死亡没有准备的民族。没有死亡准备,面对死亡的第一个心理反应就是愤怒和震惊。

在普通大众看来,面对死亡是人生最痛苦的无奈,但有两个方面可以淡化这种痛苦。国人重视血缘关系,依赖血缘情感,从子孙的身上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续,无论是长相、行为,还是语言、表情,生命的相似强化着这种认同感,所以许多人有传宗接代的使命感,并强烈地感受这是在延续自己的生命。尽管面对死亡带来的恐惧,只要看见、想到、听到自己的子孙带来的慰藉,死亡是可以接受的。

此外,当人们感到自己生命有价值,也会比较坦然地面对死亡。面对死亡,当你无法疏导自己的心情时,不妨去帮助别人,袁钟谈到,你在很多空难后的家属陪伴室,你会看到一些家属,在互相帮助,这都是聪明的疏导方式。帮助他人带来的愉悦,也是一种自我的救赎。

“死亡是生命的一个阶段,人希望生命是无限的,但我们看到生命是有限的,如果我们认识到,或者相信生命是可以无限的,那我们就对死亡的恐惧大大减少。”袁钟说,很多大科学家到晚年,都愿意选择相信生命在另外一个彼岸延续,这是死亡的智慧。给人希望,不要让人绝望,相信亲人只是远行,就是最好的心理重建。

相关文章